学科带头人

王玫,博士,特聘教授,国家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研究方向:位置感知与协同定位、传感器网络、多模态信息处理等。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,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、专项以及省部级以上2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,发表论文150余篇。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省市级科技奖项4项,获得发明专利32项,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2本。
博士队伍

任骏声,男,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,讲师。
研究方向:有限元数值模拟、地震波正反演、并行计算。在该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,其他作者2篇。
主讲:《Python程序设计》、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等
教育经历:2016-202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博士
2012-2015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固体地球物理学 硕士
代表性成果:
[1] 任骏声; 张怀; 周元泽; 张振; 石耀霖; 基于卷积滤波的谱元法在长时程波场模拟中的应用, 地球物理学报,2024,67(5): 1832-1838
[2] Cai, Wenjun; Ren, Junsheng; Gu, Xuelong; Wang, Yushun; Parallel and energy conservative/dissipative schemes for sine–Gordon and Allen–Cahn equations,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, 2024, 425: 116938
[3] 任骏声; 张怀; 无限元-谱元混合法在2.5维引力位计算中的应用,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, 2024, 41(1): 65-69
[4] 任骏声; 沈旭章; 基于接收函数和邻域算法的地壳各向异性结构反演, 地球物理学进展, 2015, 30(5): 2043-2054
[5] Shen, Xuzhang; Yuan, Xiaohui; Ren, Junsheng ; Anisotropic low-velocity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: Evidence for crustal channel flow,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, 2015, 16(12): 4223-4236

卫毅笑,女,光学博士,讲师。
研究方向:固体激光技术方面研究,在该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,授权专利1项。
主讲:《激光原理及应用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20–2024 山西大学 光学专业 博士
2015-2018 山西大学 光学专业 硕士
代表性成果:
[1] Yixiao Wei, Weina Peng, Jiawei Li, Pixian Jin, Fang Li, and Huadong Lu. Nd:YVO4-Nd:YAG single-crystal fiber hybrid continuous-wave single-frequency 1064 nm laser. Optics Letters, 2025, 50(10): 3241-3244.
[2] Yixiao Wei, Weina Peng, Jiawei Li, Pixian Jin, Jing Su, and Huadong Lu. 208 W single-frequency 1064 nm laser based on a single-crystal fiber master-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. Optics Letters, 2024, 49(7): 1664-1667.
[3] Yixiao Wei, Weina Peng, Jiawei Li, Pixian Jin, Jing Su, Huadong Lu, and Kunchi Peng. Self-mode-matching compact low-noise all-solid-state continuous wave single-frequency laser with output power of 140 W. Optics Letters, 2023, 48(3): 676-679.
[4] Yixiao Wei, Huadong Lu, Peixian Jin, and Kunchi Peng. Self-injection locked CW single-frequency tunable Ti:sapphire laser. Optics Express, 2017, 25(18): 21379-21387.
讲师队伍

1、刘杰,男,凝聚态物理硕士,讲师。
研究方向:光子晶体光通信器件方面研究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》、《普通物理学》、《固体物理》、《半导体物理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2-2015 宁夏大学 凝聚态物理专业 硕士;
2008-2012 长治学院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(1)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,项目编号:J20231832,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。
(2)光子晶体在硅基太阳电池中的理论设计研究,项目编号2022JX04,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。

2、孟李晨,女,光学专业硕士,讲师。
研究方向:空间时间反演对称(PT对称)在相干介质中的实现。先后发表论文6篇,申请专利2项,主持及参与横向课题3项,主持及参与校级课题3项,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》、《普通物理实验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3-2016 西北大学 光学专业 硕士;
2009-2013 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孟李晨,杨瑞.电磁诱导透明在冷原子气中的实现[J].信息记录材料,2020.21(07):241-242.
[2]孟李晨.通信智能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运用[J].智能城市,2021.7(17):167-168
[3]孟李晨,杨瑞.电子信息课程与工程能力的教学实践[J].集成电路应用,2022.39(01):182-183.
[4]孟李晨.关于民办高职院校校企“双元”育人的思考[J].包装世界,2022(3):666-669
[5]LiChen Meng,Wen-Jing Zhang,Jibing Liu and Xiao-Tao Xie.A dimer PT-symmetric model simulated in GaAs/AlGaAs quantum wells[J].Europhysics Letters,114(2016) 34001
[6]孟李晨,杨瑞.《一种防折断的光通信 用光纤插芯》实用新型专利.专利号:ZL201920858043.1
[7]孟李晨,李锦河,杨瑞《一种物理实验用平行光源架》实用新型专利.专利号:ZL202221799637.8
[8]《大学物理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设与应用研究 2024年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;
[9]产教融合视域下《大学物理》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山西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 2024 年度规划课题;

3、赵俊,男,凝聚态物理硕士,讲师。
研究方向:有色金属机械性能及生物可降解性能方面研究。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,先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篇,申请专利1项,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》、《普通物理》、《光学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1-2014 郑州大学 凝聚态物理专业 硕士;
2007-2011 运城学院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赵俊.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LED路灯节能管理系统[J].轻工标准与质量,2020(04):111-112.
[2]赵俊.物联网环境下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[J].内蒙古煤炭经济,2020(16):186-187.
[3]赵俊.稀土Er对7075铝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[J]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,2014(6):666-669
[4]赵俊,王晓梅.《一种新材料粉碎装置》实用新型专利.专利号:ZL 2019 2 1957545.6
[5]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“多元分类”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项目编号:J20241830

4、赵晓,女,物理学硕士,讲师。
研究方向:主要从事理论物理、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,截至2023年底在所研究领域累计发表3篇学术论文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7-2020 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专业 硕士;
2013-2017 洛阳师范学院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Zhao X , Li Y Q , Cheng L Y ,et al.The Quantum Dense Coding in a Two Atomic System Under the Non-Markovian Environment[J]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, 2019, 58(2):493-501.
[2]Li, YQ., Zhao, X., Jia, XF. et al. Optimal Dense Coding in a Two-qubit Heisenberg XXZ Model with Decoherence. Int J Theor Phys,2020, 59, 1357–1363 .
[3]海森堡模型中非马尔科夫特性的度量,项目编号:2022JX05,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。
硕士队伍
1、陈敏星,女,物理学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红外/中红外材料与器件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研究,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篇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实验A》、《半导体物理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21-2024 天津理工大学 物理学专业 硕士;
2017-2021 晋中学院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 Minxing Chen, Xiaosong Zhang*, et al. Efficient and Tunable Broadband Mid-Infrared Luminescence through Energy Transfer in CsPb1-x(Er/Yb/Ho)xBr3 Perovskite Fluoride Glasses for CO2 Monitoring in H2 Energy.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, 2024.170:112573.
[2] Minxing Chen, Xinru Wang, Xiaosong Zhang*, et al.Ultra-broad mid-infrared emission from Cs2Zn1-x-yErx (Ho/Dy)yCl4 fluoride glasses by lattice distortion for carbon dioxide detection in hydrogen energy.Ceramics International,2025.51(9):11799-11810.
2、董杰,男,凝聚态物理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稀土发光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研究
主讲:讲授《普通物理学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,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一项。
教育经历:2012-2015 太原理工大学 凝聚态物理专业 硕士;
2008-2012 湖南科技大学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用于白光LED的紫外光激发下的单一基质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,项目编号2022JX03,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。
3、党英华,男,物理学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光通信、光场精密测量等方面的研究。
主讲:主讲《大学物理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5-2018 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专业 硕士;
2011-2015 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李俊生,党英华,张东海,et al.Charge-Changing Cross Sections of 736 A MeV 28Si on Carbon Targets[J].中国物理快报:英文版, 2017, 34(10):4.
[2]李俊生,党英华,张东海.中高能28Si碎裂截面研究进展[J].原子核物理评论,2017,34(03):545-550.
[3]党英华,于海洋,李佳,等.山西省部分地区居民住宅室内氡浓度的测量[J].山西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4,28(04):48-50.
4、房鑫,男,光学工程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光通信、光场精密测量等方面的研究。
主讲:《红外成像技术》、《光纤技术与应用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8-2021 太原理工大学 光学工程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 Yanqiang Guo, Xin Fang, Haojie Zhang, Tong Zhao, Martin Virte, Xiaomin Guo, Chaotic time-delay signature suppression using quantum noise[J].Optics Letters, 2021,46(19):4888-4891.
[2] 一种利用纳米光纤谐振腔实现全光量化的装置及方法:ZL201811638050.7
5、郝婷,女,光学工程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光场传输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,截至2024年底在所研究领域累计发表3篇学术论文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21-2024 太原科技大学 光学工程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冯志芳, 郝婷, 刘勋等. 光丝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及中红外波谱特性[J].量子光学学报,2024,30(03):116-128.
[2]冯志芳, 刘勋, 郝婷等. 面向遥感应用的飞秒激光脉冲超长距离传输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激光, 2023, 50(07): 49-66.
6、胡延梅,女,凝聚态物理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关于石墨烯量子磁输运性质方面的内容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A》 、《大学物理B》 、《大学物理B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3-2017 太原理工大学 凝聚态物理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外场调控下石墨烯量子磁输运性质的研究,项目编号:2023L465,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。
[2] 胡延梅.石墨烯量子磁输运性质的电场效应[J].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,2017,34(06):1123-1127.
7、梁璠,男,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主要从事FPGA图像采集及处理领域的研究,先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篇。
主讲: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》、《可编程逻辑器件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7-2020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硕士;
2013-2017 中北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梁璠.一种基于SPI FLASH的FPGA固件更新方法[J].电子设计工程,2020,28(16):11-16.
[2]梁璠.自适应灰度多段线性变换的FPGA实现[J].电子设计工程,2020,28(02):134-138.
8、刘姣,女,电子信息(集成电路工程)专业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的研究。
主讲:《嵌入式系统》、《电子电路综合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6-2020 太原理工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 硕士;
2016-2020 辽宁师范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士
代表性成果:
[1]刘姣.《一种采掘机液压油品含水率检测方法和系统》发明专利.CN115856031A
[2]刘姣,吕玉祥 液压油品实时检测系统研究[J]. 仪器与设备,2023,11[2],146-153
9、李鹏辉,男,物理电子学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图像处理、电磁超表面等方面的研究。
主讲:《应用光学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、《光学设计CAD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8-2021 西北师范大学 物理电子学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基于动态可调谐超材料的太赫兹吸波器理论设计与研究,项目编号:2022L639,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。
[2]马冬梅,李鹏辉,黄欣悦,等.改进DeepLabV3+的高效语义分割[J].计算机工程与科学,2022,44(04):737-745.
10、刘伟伟,男,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医学信号处理、人工智能在芯片设计中的应用等研究。截至2023年底在所在领域累计发表2篇学术论文,1项专利。
主讲:《信号与系统》、《半导体工艺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8-2020 太原理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硕士;
2014-2018 太原理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人工智能算法在芯片布局布线中的应用研究,项目编号;2022L637,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。
[2]刘伟伟,朱孝山.一种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箱:202220715780[P],2022.
11、毛敏霞,女,光学工程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痕量气体浓度检测等方面的研究,截至2025年底在所研究领域累计发表1篇学术论文,1项专利。
主讲:《电磁场与电磁波》、《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21-2024 太原科技大学 光学工程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
Mao, M.; Gong, T.; Yuan, K.; Li, L.; Guo, G.; Sun, X.; Tian, Y.; Qiu, X.; Fittschen, C.; Li, C. A Coin-Sized Oxygen Laser Sensor Based on 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Combining a Toroidal Absorption Cell. Sensors 2023, 23, 8249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s23198249 (SCI三区)
12、史妮萍,女,物理学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分子功能器件、二维材料的电磁性质等相关研究,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篇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20-2023 山东师范大学 物理学专业 硕士;
2016-2020 长治学院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Ni-Ping Shi, Shao-Xian Wang, Fei Tang, Zi-Qun Wang*, Hui Huang and Guang-Ping Zhang*, Physics Letters A, 474, 128827, (2023), 1/6, SCI, IF=2.340
[2]Guang-Ping Zhang*, Yun-Zhe Sun, Ni-Ping Shi, Chao-Jie Yu, Ya-Qi Kong, Hui Huang, Zi-Qun Wang*,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, DOI: 10.1063/1674-0068/cjcp2212176, 3/7, SCI, IF= 0.991
[3]Jin-Ming Zhao1, Li-Yuan Chen1, Yuan-Ji Li, Ni-Ping Shi, Yun-Zhe Sun, Hui Huang* and Guang-Ping Zhang*, Physica E: Low-dimensional Systems and Nanostructures, 130, 114691 (2021), 4/7, SCI, IF=3.369
[4]Guang-Ping Zhang*, Li-Yuan Chen, Jin-Ming Zhao, Yun-Zhe Sun, Ni-Ping Shi, Ming-Lang Wang, Gui-Chao Hu and Chuan-Kui Wang*,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, 125, 20783 (2021), 5/8, SCI, IF=4.177
13、睢子恒,男,集成电路硕士,助教。
主讲:《数字信号处理》、《Python程序设计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9-2022 北京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 硕士
14、卫娟,女,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光子晶体光纤方面的研究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实验》、《光电子技术基础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8-2021山西师范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基于SPR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的研究,项目编号:2023L463,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。
15、温建蓉,女,凝聚态物理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主要从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官运冷原子研究,在所从事领域发表1篇学术论文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07-2011太原师范学院 物理学专业 学士;
2012-20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凝聚态物理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温建蓉,李晋斌. 单组分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体基态稳定性研究 [J],西安文理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8.
16、王裕岚,女,物理学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射流微纳气泡技术用于焦炉煤气不饱和烃降解的研究,在所从事领域发表1篇学术论文。
主讲:《半导体物理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7-2021太原师范学院 物理学专业 学士;
2021-2024 四川大学 物理学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 Yulan Wang, Jianjun Wei, Juan Hu, Zhongming Guo & William Bai :Research on the kinetics and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gaseous acetic acid ester organics,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.
17、邢琪,男,光学工程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计算光学成像、光学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,截至2023年底在所研究领域累计发表7篇学术论文,1项专利。
主讲:《物理光学》、《信息光学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18-2021 深圳大学 光学工程专业 硕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 Lu, Dajiang, Xing, Qi, Liao, Meihua, Situ, Guohai, Peng, Xiang, He, Wenqi. Single-shot noninvasive imaging through scattering medium under white-light illumination. OPTICS LETTERS[J]. 2022, 47(7): 1754-1757.
[2]He, Wenqi, Xing, Qi , Lu, Dajiang, Liao, Meihua, Chen, Zijie, Peng, Xiang. Color imaging through a scattering layer from one grayscale speckle pattern[C]//Conference on Optics and Photonic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.2020.
[3]何文奇,邢琪,卢大江,等.白光照明的散射成像方法,装置,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:CN115705632A,2023.
[4]邢琪,邓晓鹏.基于矢量分解和干涉原理的多图像加密[J].怀化学院学报,2016,35(11):39-43.
18、杨佳蓬,女,物理学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吸波材料、天线等微波光学器件的电磁仿真。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篇,专利1项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实验》、《传感器原理及应用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21—2024 北京邮电大学 物理学专业 硕士;
2017—2021 中北大学 物理学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 杨佳蓬,逯景桐,张帅,等.基于电阻膜的宽带超材料吸波体设计[J].电子元件与材料,2024,43(2):176-181.
[2] Yao H, Yang J, Li H, et al. Optimal design of multilayer radar absorbing materials: a simulation-optimization approach[J]. 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, 2023, 6(1): 43.
[3] 毕科,杨佳蓬,李晗.等一种基于GPS陶瓷天线阵列的圆极化涡旋波天线[P].广东省:CN114421163A,2022-04-29.
19、赵燚海,男,电子信息硕士,助教。
研究方向:光学遥感影像与深度学习的研究,先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篇,申请专利1项。
主讲:《大学物理实验》、《半导体工艺》等课程。
教育经历:2021-2024 天津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专业 硕士;
2017-2021 山西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士。
代表性成果:
[1]赵燚海. 基于弱监督与光谱指数的哨兵 2 号图像裸土提取[J]. Journal ofSenso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, 2023, 12: 37.
[2]赵燚海.《一种跨域裸地语义分割网络构建方法、装置及存储介质》实用新型专利.专利号:ZL 202310461921.7